宜良县“严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主题
教育活动先进典型(三)
老百姓的贴心人 信得过的好法官
宜良县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杨发伟
杨发伟,男,1973年11生,汉族,云南省宜良县人,1997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政法专科学校,同年10月招录至宜良县人民法院工作,2007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08年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 现任宜良县人民法院民三庭审判员。先后在狗街法庭、古城法庭、执行局、民二庭、民三庭工作,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办案能手”、“道德模范”、“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
能办案 善调解
在办理原告刘某诉被告段某、宜良县某建筑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中,年迈家境困难的四川人刘某帮被告段某(段某承包了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部分商品房土建工程)打工,辛苦一年多的刘某,年前准备回老家过年,此时包工头段某销声匿迹,欠下了刘某20000元的工钱,心急如焚的刘某到处寻找段某未果,眼看就要过年了,想想家里的妻儿老小倚门望归,沮丧万分,无助之中,刘某想到了法院,法官杨发伟了解此事后,立即找宜良县某建筑公司协调,杨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经据典,用前任总理温家宝帮民工讨薪的感人事迹,唤取宜良县某建筑公司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与公司讲明利弊,并强调刘某存在的实际困难。经杨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宜良县某建筑公司认为于情于理于法公司都应垫付给原告刘某工钱,案件成功得以调解,当天,公司就把工钱款20000元结清给了刘某,刘某拿到工钱,在回四川老家前还特意前来法庭向杨法官告别并激动地对杨法官说:“杨法官,真心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这年该怎么过,家里的妻儿老小该怎么办”。
融坚冰 化矛盾
在办理原告李某诉被告李某健康权执行案中,原被告系亲兄弟关系,二人因房屋纠纷大打出手,不顾手足之情反目成仇,后经法院判决被告李某应赔偿其兄36000元的执行款,在该案执行过程中被告李某狂言不会赔偿其兄一分一厘,并四处扬言:“若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将与大家同归于尽。”承办法官杨发伟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直觉感觉到“兄弟二人矛盾已激化到了相当尖锐的地步,倘若执行措施处理稍有不当,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随即,杨法官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奉上,把被告李某情绪稳定下来后,一边聆听其诉说,当天,兄弟二人情绪虽得以缓和,但案件却没能成功调解。后来,只为案结、事了、人和,杨法官持之以恒,克服一切困难,屡次找原、被告和解,慢慢地取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兄弟二人认识到错误后,杨法官及时引导双方当事人合法合理处理纠纷,有力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自愿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李某当庭将执行款36000元支付给了其兄,成功化解了兄弟二人冰冻的亲情,兄弟二人和好如初,杨发伟被赞誉为“老百姓的贴心人,信得过的好法官”。
办理交通事故案“专业户”
“办案多、质量高、办案严谨,撰写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充分”是杨法官办理交通事故案的鲜明特征,近年来,其办理交通事故案件达三百多起,是办理交通事故案的骨干力量,系院领导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其所经办的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率特低,判决书下达后,义务人自愿履行了判决书义务,99%的案件不用进入到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就已案结、事了、人和,体现了“即时清结”的办案效果,同时也体现了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
因过人的办案技能,杨法官多次荣获“办案能手”称号;其娴熟的法律文书写作功底,也多次在比赛中获殊荣。
廉洁自律作表率 信得过的好法官
法官杨发伟坚信“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八不准”和“六条办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公正廉洁、严格依法办事,文明执法。
有的当事人在案件审结后出于感激之情而邀请其吃饭;有的当事人为了维护既得权益,防止得而不偿的顾虑,送礼是难免的事;还有的当事人亲属、律师三番五次打电话要到家中拜访,均被他以各种方式婉言谢绝。在面对情理法方面,他总能“定好位、履好职、树好形,”工作十八载来,他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份礼,没有办理过一件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懂纪律、懂业务、懂规矩,保持人民法官公正廉洁、秉公办案、严肃执法的高尚品质,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自觉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他深知:“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官的使命职责所在”。其公仆形象、廉洁自律做表率,被街头巷尾的老百姓称为“信得过的好法官”。
善行义举 道德模范
法官杨发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共道德,将“司法公正、司法为民”贯穿在实际工作中。办事公道、为人正派,时时刻刻以一名公道正派的法官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在工作和生活中,杨发伟关心和支持其他同志,同事有困难,他主动帮助,别人有事,没有完成的工作,他主动帮助完成。十八载来,虽然依旧平凡,但其乐在其中,他总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工作,从来不听见他说个“不”字,2015年被评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法官工作是繁忙的,8小时外超负荷工作是常有之事,导致工作外的时间少之又少,缺乏对家人的照顾,平日的相聚对他而言,成了一种奢望,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与家人相聚,平日孩子上学需要接送,法官杨发伟自己却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只好请年迈的母亲代为接送孩子上学并照顾孩子的生活;其妻子常年体弱多病,有好多次患重病,急需到昆明住院治疗,杨法官审判任务又繁重,忙得应接不暇,没能抽出一点点时间陪伴妻子住院治疗,自己将妻子送到昆明医院,请亲友代为照顾生病妻子,每当想起自己妻子生病住院治疗自己却没有在医院陪护治疗而深深自责,而其妻子早已理解了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也就习以为常了。
热血铸法魂
“想干事、能干事、办成事、不出事”是杨法官的办事风格,自参加工作以来,杨法官凭着对审判事业的挚爱,将“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中,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正确适用法律,保证案件质量,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严格依法办事,文明执法,遇事找法、学法、用法、护法,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司法途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官的形象。
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杨法官练就和掌握了一套办案“绝活”:善听——了解诉求,让人体会到尊重;善问——多了解情况,让人感受到被关爱;善观察——在“听”和“问”中发现群众上访症结所在;善动腿——解决群众问题不止在动嘴,多跑,多说,多深入实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作十八载来,先后审理、执行各类案件1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