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镇自开展“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以来,聚焦“7降2升”工作目标,紧盯普法宣传重点区域、重点群体,以大普法、大宣讲、大排查、大化解、大数据“五大行动”为抓手,深入调研分析短板弱项,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提高专项行动的精准性、实效性。
完善机制,出好县镇村联动普法“组合拳”
制定出台《竹山镇2023年开展“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成效如何检验”的工作思路,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贯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命案防范治等重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有效整合市县挂钩联系政法部门、镇联村工作组、镇属各站(所办)、各村(社区)力量,开展精准务实的普法专项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敬畏法律、尊重生命的意识,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压实网格,下好摸底排查矛盾“先行棋”
结合近年的矛盾纠纷、治安警情、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以便于管理和服务为原则,科学合理划分五级网格,明确各级网格长和网格员,各级网格长即为各级网格矛盾纠纷排查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网格内的普法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让群众“有事找网格、服务零距离”。同时,以五级网格包保划分为基础,紧盯各级网格长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加大统筹协调,确保专项行动有力有效推进。
健全队伍,打好矛盾纠纷化解“攻坚战”
通过组建一支基层常态普法工作骨干队伍,将派出所民警辅警、司法所人员、专兼职网格员、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驻村工作队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人员纳入法治宣传队伍中,并采取“吹哨报到”的方式,邀请县级专业普法队提供专业化服务,补齐基层普法能力和专业队伍短板。将“大水漫灌”普法变为“精准滴灌”普法,将普法宣传与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结合,以“进村入户”等普法方式,增强法律宣传效果,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双管齐下,谋好普法宣传入心“长远牌”
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普法品牌“普法强基微宣讲”栏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说矿产资源保护、婚姻家庭、未成年人和妇女权益保护、治安管理、林业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等法律常识,让普法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有声;线下,利用集镇街天,通过广播、LED显示屏、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宣传,将普法宣传与传统民俗节庆相结合,用更实在、更接地气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法治文化理念。同时,组织法治副校长和民警不定期入校开展法治讲座,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辖区内各中小学认真组织“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重点围绕防欺凌、防性侵、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及安全风险防范开展授课,参与师生达1200余名。联合政法部门到学校开展送法普法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等法治宣讲。
截至目前,竹山镇共培训调解员4场次103人次、“法律明白人”1 场次 59人次、网格员1场次19人次、村干部4场次160余人次,累计到村(社区)和小组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9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300余人次。通过边普法边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梳理重点矛盾纠纷52件,成功调解50件。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竹山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基层矛盾纠纷的发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