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宜良公安紧盯噪声扰民这一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突出因素,通过“三个聚焦”同向发力,全面整治噪声扰民行为,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着力营造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宜良县噪声扰民整治成效初步呈现,工作经验在全市进行交流。
——聚焦社情民意,建强组织体系,强化综合分析研判,确保噪声扰民整治组织推进有力。今年以来,宜良县噪声扰民警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而反弹,县公安局党委将噪声扰民整治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警务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树牢民意警务理念,高位统筹推动。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噪声扰民整治,并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环保、住建、城管、交运等单位为成员的噪声扰民整治领导小组,明确生活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整治的牵头职责,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建共治的组织体系。二是依托警情统计分析,精准研判推进。在指挥中心设立警情研判专班,每日紧盯噪声扰民警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易发生群体进行梳理,每周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开展分析研判,以月为周期总结规律特点,找准整治重点,形成研判报告,推送县局主战警种、辖区派出所以及城管、环保、文旅等主管单位,同步开展联动巡查整治,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结合“问计于民大走访”,重点走访化解。对噪声扰民警情开展细致梳理,围绕同一人、多人次重复投诉举报的情况进行重点梳理,确定50名高频次报警人重点走访,确保问题切实解决,避免群众反复投诉,并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暨“我的网格我普法 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围绕噪声扰民问题深入群众查民情、访民意,共走访群众3万余人,进一步知民心所向、晓治理短板。
——聚焦源头治理,建强整治专班,强化立体打处效能,确保噪声扰民整治打击整治有力。经分析,宜良县噪声扰民警情集中在飙车炸街、跳广场舞、商业宣传和娱乐场所噪声等方面,为此,县公安局针对性开展整治。一是开展重点行为整治。针对机动车非法改装排气管及“炸街”、“飙车”等扰民行为,下发《宜良县公安局关于持续推进“猎音行动”开展重点区域整治工作方案》,将“猎音行动”纳入减量控大工作中进行有机结合,组织执法小分队不定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点段、时段开展集中整治。二是开展重点区域整治。针对居民区、公共场所、行业场所困扰群众已久的跳广场舞、商业宣传噪声扰民问题,建立《噪声污染常态化监测治理机制》,由城区派出所组建“猎音”小分队,携带分贝检测仪对噪声扰民警情高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时段开展巡逻监测,一旦发现噪声扰民的,未进行过法律宣传告知的一律进行警告,经过警告拒不改正的,坚决依法予以罚款处罚。三是开展重点场所整治。针对好声音KTV、K2酒吧等几家噪声扰民比较突出的场所,县公安局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对场所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各场所增加隔音设施、不得超时违规经营,并联动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在中考、高考等重点时间段,全面暂停校园周边工业生产、建筑装修等活动,有效整治了噪声扰民违法行为。
——聚焦长效巩固,建强群防组织,强化整体宣传防范,确保噪声扰民整治实现常治长效。在打击整治的同时,县公安局把群防群治、宣传引导作为问题深度整治的抓手。一是筑牢重点场所防护墙。针对商场、广场等噪声扰民高发场所和广场舞、文艺演出等高发群体,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暨“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发动网格员对重点群体开展法律宣讲和纠纷调解,宜良县公安局联合主管单位、社区村组对负责人进行约谈,讲清法律、说清民理、定好“规矩”,确保相关场所、团体全覆盖。二是开辟网上宣传阵地。在“宜良警方”公众号和“平安宜良”微信小程序上开辟噪声扰民专题宣传“阵地”,利用公众号发布噪声扰民行为的表现形式、违反法律法规条款、处罚范围、举报电话,并积极协调“宜良网”等县级媒体公众号广泛转发,受众达到8万余人次,做到“众周知”;对噪声扰民警情持续高发的区域,由社会治理联动指挥调度工作平台推送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劝阻整治。三是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以“三查三告知一宣传”以及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为依托,对统筹全局警力组成联合工作队,对辖区路面机动车非法改装进行排查清理和精准告知,对辖区宾馆酒店、酒吧、KTV娱乐场所、烧烤摊等行业场所、出租房、街面商铺开展法律告知、制止劝阻、宣传引导,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宜良县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着力整治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打造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更高,社会环境更为宜居的“花乡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