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曾经他们风华正茂,怀着满腔赤诚加入警营,默默守护一方平安。从警多年,忠诚与信仰一如既往,担当和责任始终如一。如今,他们可能鬓染霜白,时间在眼角留下痕迹,但青山依旧在,奋斗不减当年。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多年扎根警营的从警故事……
今年57岁的李涌是宜良县公安局北羊街派出所民警,曾服役于武警昆明市支队嵩明县中队、宜良县中队并担任排长,1997年转业至宜良县公安局工作,先后在宜良县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治安大队、蓬莱派出所、匡远派出所、北羊街派出所工作。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初心、践使命,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公安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为保一方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想离群众更近一点
1997年,李涌从武警部队转业,他毫不犹豫的选择到宜良县公安局工作。家人和朋友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公安时,他说就想着警察也是保卫人民群众的工作,他还是想离人民群众更近一点。
刚加入公安队伍的时候,他深知自己对公安业务生疏,要想高效开展工作,必须尽快熟悉公安业务。
于是,他从积极转变思想,努力适应岗位变化,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能力素质,他不断敦促自己要尽早完成从武警军人向基层民警的转变。部队工作12年的他以一名新民警的姿态主动向身边的年轻民警学习办案流程、交通安全管理、群众工作技巧等相关业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很快他就掌握了派出所日常工作的必备技能,加上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优良作风的加持,李涌很快成长为部门业务骨干。
到警力少的山区所去帮帮忙
2021年,55岁的李涌在匡远派出所工作,由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肩关节炎、呼吸睡眠障碍综合症等慢性疾病,匡远所为照顾他,对他的工作安排也进行了考虑,可他却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到山区派出所继续发挥余热,所有人都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快退休了还要到山区派出所“吃苦”?
李涌同志只是笑笑说道:“山区所警力少,我去尽力帮帮忙。”于是他背起行囊在55岁的时候离开了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区,到北羊街派出所发挥余热。
李涌同志到岗时,正好赶上三清高速公路在北羊街段的修建工作,一时间北羊街派出所流动人口剧增、治安要素进一步复杂,征地补偿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日益突出。
李涌同志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的群众工作优势,主动承担起矛盾纠纷化解和社区工作。他从矛盾纠纷警情最突出的贾王社区入手,挨家挨户开展排查,倾听群众的诉求,他不擅长用电脑,于是就一一将群众诉求详细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与村委会、当地党委政府、三清高速项目部等多方进行沟通协调,主动为群众化解“烦心事”,截止2023年,李涌同志共化解征地补偿纠纷、劳资纠纷30余起,为确保筑路工程的正常推进和辖区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2023年1月,宜良县开展“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工作,李涌同志主动带领队员走进村社、深入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反诈宣传并指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APP。他说,山区群众更需要反诈知识和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
但现实是,山区群众往往分散居住,不易聚集,于是他白天带队走街串巷到流动人员密集的农贸市场、沿街商铺,耐心指导过往行人、店主安装和注册反诈软件,晚上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接地气地给辖区居民讲解防诈和法律知识。
在他不懈努力下,辖区群众的识诈、防诈和反诈的能力和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群众的钱袋子也更安全了。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李涌同志始终坚守入警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入警誓言,为守护平安宜良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