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

宜良县“五个五”创新推进普法强基工作
发布时间:2024-04-30 17:41:09作者:宜良县政法委来源:宜良长安网

202316日,宜良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我的网格我普法、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实践五个五工作模式,全年实现“三下降一扭转”工作目标,宜良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被省委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先进典型

一、坚持“五级网格”齐抓“一号工程”,解决“思想不统一、认识有偏差、步调不一致、上下一般粗、责任压不实”这“五大根本性”难题宜良县把普法强基作为站稳人民立场、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其他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县总指挥部,按照县、乡、村、组、楼栋(企业)划分为五级网格,构建县级强力统筹、乡级组织实施、村级固本强基、小组落细落实的普法强基新格局。县级领导带头每周到网格开展工作,五级网格利用平安宜良小程序打卡、签到、上报工作情况,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工作清单,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任务,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服务群众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

二、实施“五大行动”搭建“四梁八柱”,解决“问题不聚焦、群众不接受、隐患不清零、化解不及时、科技不赋能”这“五个现实性”问题。一是聚焦精准滴灌推进大普法行动入脑入心。精准开展普法2987场次、覆盖群众39万余人,发放普法资料14余万份,推动普法由大水漫灌精准滴灌转变。开展全县行政部门执法评议工作,将谁执法谁普法、谁违法谁担责贯穿始终,解决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二是聚焦通俗易懂推进大宣讲行动有声有色。实施宣讲通俗化、产品可视化、条款摘要化、找法便利化的四化普法方式,制作普法产品99个,群众阅读量达110余万次。28位县级领导春秋两季带头开展开学第一课开工第一天宣讲163场次,科级干部开展微宣讲992场次,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自觉。三是聚焦预防为主推进大排查行动走深走实。建立因排查模式,在敏感节点重点排查、关键人群精准排查、苗头性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梳理问题清单207个,发动基层综治力量1066人分级分类开展管控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并解决重大风险隐患。四是聚焦多元多维推进大化解行动有力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大接访工作,建立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调解衔接联动工作体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2644件,调解成功率99.66%。开展三讲三评”17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0余条,现场解决困难问题253个,真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把责任状留给自己。五是聚焦智慧高效推进大数据行动可见可用。研发宜良县社会治理联动指挥调度平台,31万群众注册平安宜良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实时反映问题诉求,平台将群众诉求分级分类推送五级网格和主管部门,面对面答疑解惑,点对点解决困难,形成问题随手拍、建议实时传、网格即刻办、进度随时看、工作全程督、结果在线查闭环管理。

三、坚持“五个结合”做到“纲举目张”,解决“乡村治理、重点项目、公共安全、社会维稳、公平正义”这“五个发展性”瓶颈。普法强基既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护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一是与乡村治理有效衔接。在全县118个村(社区)建成法治宣传园地、法治文化长廊。选树培养597名法律明白人,通过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讲法打通乡村治理的堵点,在法治轨道和法治框架内解决困难问题,化风成俗,共同致富。二是与重点项目有机结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力全县四重”“四创工作,探索建立组团式专班+面对面普法、专业律师团队+利益群众代表、检察长+河长、林长+警长、线上+线下府院联动等工作模式,高举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用良法善治保障英茂花卉现代种业、光伏新能源等17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与公共安全、社会维稳、公平正义有力融合。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筛查研判、电信网络诈骗问责问效、命案防控、信访事项办理、民警高频融入网格普法等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风险隐患,在专项行动中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完善“五项机制”闭环“工作流程”,解决“机制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闭环、制度不落实、联动不顺畅”这“五个结构性”堵点。一是建立重点矛盾纠纷化解“123”和“四个一”工作机制。针对重点突出矛盾纠纷,县级包案领导1个月研判会商调度1次、县委政法委书记2个月调度1次、县委书记3个月集中调度一次;同时,全体县级领导每月开展1次接访、下访、专项行动调度、重大矛盾纠纷集中研判。全年县级领导化解重点矛盾纠纷48件。二是建立六个复盘二次回访评价机制。县委书记每周查阅市长热线和重信重访办理情况,回复不满意以及进京上访的,一律开展复盘倒查二次回访。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每周对扬言报复、重复报警、重复举报投诉的案(事)件开展复盘倒查、跟踪督办,消除隐患、解决问题。三是深化四中心融合机制。认真落实“2+3+N”专班实体化运作,将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矛调和网格中心融为一体,建立律师入所、警调对接、多元化解、分流交办等制度机制,一般矛盾纠纷直接由四中心联动化解,重点矛盾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提请县级部门联合化解。四是建立接诉即办闭环机制。每周汇集全县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按照高、中、低风险2小时、24小时、7个工作日,分级分类派单到责任部门,严格落实首接首办、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办、提及统筹办、督察跟进办制度,避免推诿扯皮、制度空转。五是建立精准化考评机制。全省首家出台考评细则,将全部县级领导、科级干部、村社区书记纳入考核,对县级49个部门、8个乡镇、118个村社区、工业园区3个片区,分类别分层次将考核指标细化到网格、到部门、到责任人,结果纳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和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的评判依据,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表态发言、挂牌督办、通报约谈,直至负向调整。

五、对照“五个效果”检视“专项行动”,绘就宜良普法强基“红色、金色、成色、本色、特色”“五色品牌”。一是以红色为根本,提高普法强基政治属性。突出党的领导和政治功能、组织功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普法宣传、纠纷化解、事件处置、接访下访、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在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将红色细胞注入全过程、各环节,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推动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以金色为口碑,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下基层”“三讲三评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贯穿到普法强基全过程,各级党员干部下到一线、沉到村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民困、解民忧、化民情,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并体会到党员干部就在身边。三是以成色为标准,完成既定任务。宜良县与上年度同比实现降两升工作成效。刑事案件数治安案件数电诈案件立案数等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稳步提升。四是以本色为标尺,检验全县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大力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把普法强基作为检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试金石,在一线提拔科级干部11名、交流17名。五是以特色为标杆,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我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受国家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10项,市级表彰11项,57个集体和个人受省表彰。工作经验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149篇。2023年度我县创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已完成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