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良人民法院古城法庭立足辖区实际,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在司法服务上延伸触角,让小法庭发挥大作用,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为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以能动履职彰显“枫桥式人民法庭”最美风景。
强化府院联动 打造诉源治理同心圆
古城法庭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之中,以“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和府院联动为抓手,打造“党建引领、综治先调、法庭指导”的镇域纠纷解决模式,不断强化“嵌入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当好“参谋者”“指导者”“搭台者”,协同联动,切实筑牢基层治理“防护网”。今年宜良县北古城大薛营社区被定为云南省社会基层治理创新试点地区,古城法庭参加研判会议4次,沟通研究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措施,合力推进矛盾化解。
主动延伸职能 力争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古城法庭依托“2+3(1)+N”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和落实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4+N’工作体系”,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持续加强与辖区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协调联动,整合多元解纷资源,充分发挥联调力量,构建“法庭+N”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会商机制,增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度融入社区乡村、综治网格等基层平安细胞,通过人员联动、信息共享、合力化解的方式,推动纠纷解决向社会回归、向基层回归。截止今年7月,古城法庭源头参与调处化解各类案件4件,诉前调解成功28件,司法确认17件,新收案件同比下降33.21%,诉源治理取得新成效。
亲企安企护企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念好“访、听、帮、讲”四字诀,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在产业园区设立诉讼服务站。从今年4月开始,古城法庭以专业化审理产业园区民事案件及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商事案件为主,“带着责任访、盯住困难听、拿出对策帮、敞开心扉讲”,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菜单式”司法服务,加强涉企案件调解力度,定期分析涉企案件情况,全面深入掌握各类纠纷隐患。对重点扶持产业定期走访,通过面对面交谈,切实把准基层司法需求,为诉源治理找“病源”,开“良方”。近两年来,古城法庭开展两次企业集中走访,为企业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服务10余次,让企业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普法强基 全面助力基层治理
古城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触角,从“注重办案”向“以案普法”拓展,从“法庭内”向“法庭外”延伸,以需求定主题、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主动联合辖区村委会、司法所等职能部门,深入开展送法进社区,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法治思维,打通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法、知法、懂法的“最后一公里”。